中国教师网|中国教师缺什么读后感

时间:2018-08-01 来源:热门资讯 点击:

  中国教师缺什么读后感(一)


  在暑假读书活动中,我选了黄燕编着的《中国教师缺什么》和我县自编的《且行且思》来读。当把这本书放在桌子上同仁们,看着标题发表议论:中国教师缺什么?最缺的是钱,随着经济高速发展钱不值钱,教师那点工资的确显得有些羞涩,致使心态不好进取心差的教师出现了消极情况,缺乏了当年的激情、缺乏了工作动力,缺乏了创造,当和尚就要撞撞钟。大家听到这里可能觉得有些俗,就知道钱,我这里提到读书前的调侃,的确当今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我们姑且先放下这一话题,我的理解是教师这一舒适群体不要再被人弱势,解决此问题是根本改变知道,究竟怎么解决---需要我们大家探讨,希望上级关怀。


  仔细想,什么原因导致教师成为弱势群体呢?我们静心带着“中国教师缺什么”这一问题我看完了全书。真如序言中所说:这是一本对教育充满着现实关怀的书。这还是一本用心来倾听与叙说的书。本书以师缺乏爱、缺乏服务意识、缺乏生命意识与等待意识(毕竟很多同仁已经等了十几个年头,哎人生灿烂的时光又有几个十几年)、缺乏理想与激情、缺乏创造、缺乏健康与关怀等几部分进行叙说,在打动人的心灵的同时,唤起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思考,从而由感悟直到有所行动。曾经我们一大帮子人极其认真地围在一起讨论:中国教师最缺什么?中国教师缺乏的东西也许有很多:做人缺信心,教学缺幽默,知识缺更新,对学生缺爱心,对未来缺希望,对现状缺热情,被社会缺尊重,被家长缺理解,被学生缺认同……


  我觉得书中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没有办法改变,只是,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在当前的教学生活中,其实我们众多的老师都在努力地工作着。我觉得我们老师大多具有爱心、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只不过很多时候其做法可能不是很好。


  反思日常教学,我觉得我们老师缺乏等待的耐性,特别是我们的课堂缺乏等待。平常被我们所忽视、甚至认为是一种课堂“浪费”的“等待”,有时也能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我认为我们先要“在课堂中学会等待”。


  首先,“等待”给思考以时间


  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真正能对学生起作用的课,应该是 “不温不火”的课,整个课堂里思维暗暗涌动。思维的引发者是教师,而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活动与评价可让思维活跃。正因为如此,课堂中需要 “等待”,这种“等待”能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充分地思考问题的本质。有时我们发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马上要求学生作答,由于问题本身或学生的学力水平等原因,学生在没有作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基本上是答非所问或哑口无言。这样的问题再精彩、再切合课堂教学,也是无效的问题。所以,在一个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综合观察课堂中学生的思维状态,并对此作出判断——是有意继续“等待”,还是给予适当 “提示”,从而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引导与分析。


  其次,“等待”给监督以方式


  在课堂上,当我们发现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可走到该生身边,并且停止讲解。此时,教师“等待”的作用甚至比语言的监督更有效,学生往往能从教师的“等待”中醒悟过来,从而迅速地调整学习状态。


  最后,“等待”给尊重以桥梁


  当一位学生因为特殊原因还没有准备好上课用的学习用品,这时,我们有意的“等待”,一方面能给该生以适当的“压力”,使他知道教师在“等待”他快速准备好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也是对该生一种无形的尊重,即教师的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的,不容许有一个学生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进入学习状态,致使该生有掉队的可能。


  让我们学会等待,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


  根据教学实际以及书中提到的案例,我有几点体会:一、教师缺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态度决定命运。


  事实上,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孩子长得漂亮些,有的孩子长得难看些;有的孩子比较聪明,有的孩子比较愚钝等。如果教师不能正视这些差异,不能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看待,那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尊重、宽容、平等以及服务意识,更是“空中楼阁”。


  记得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讲过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天下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后,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但两种人都感到不快乐。先吃最好的人认为他的每一颗葡萄越来越差,第二种人认为它每吃一颗都是吃剩下的葡萄中最坏的。


  原因在于,第一种人只有回忆,它常用以前的东西来衡量现在,所以不快乐,第二种人刚好与之相反,同样不快乐。


  为什么不这样想,我已经吃到了最好的葡萄,有什么好后悔的;我留下的葡萄和以前相比,都是最棒的,为什么不开心呢?


  这其实就是生活态度的问题。我们教师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听老教师谈到,那些成绩不怎么样的,毕业后反而跟老师很亲,常到学校来看望母校老师,在街上遇到也很热情,尊敬老师;而那些成绩优异,曾被一度器重的部分学生却“人间蒸发”了。


  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缺乏良好的校园氛围及名师的引领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名校,今年出一个特级教师,过几年又出两个特级教师。同样是师范院校毕业生,在大学的学习成绩、能力、素质都差不多,但因为工作的学校不同,他们的成长及成才速度各不相同。我觉得这一方面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努力,而另一方面则是学校良好的校园氛围及名师的引领,哪怕是不同学科的,名师的敬业精神,钻研精神,创造意识,也会深深打动和影响周围的老师。


  长此以往,名师名校现象愈演愈烈,让人欢喜让人忧!三、缺乏领导的肯定与赏识


  曾看到有一位教育博士曾在学校做过一个着名的实验:新学期开始时,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一百五十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成绩。”


  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挑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这个结果正是博士所料到的,因为这三位教师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并且学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对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


  由此,不难看出,教师能够积极地工作并对工作产生兴趣,是靠领导的智慧。


  在现实工作中,领导经常从横向比较和考察教师的能力、水平,很少从纵向比较,使许多暂时处于落后的教师始终找不到信心和动力。


  我觉得领导对每位教师的肯定和赏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力抓手。


  四、缺乏被理解


  当然对于被家长缺理解,被学生缺认同等观点我也是比较认同的,如何被别人所接受和理解,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只有做到家校的良好沟通才能更好的作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当然教育生活世界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有心人去关注,去思考。本书作者就是这样的有心人。关注所热爱的教育界,思考着她所看到、所听到的现象,深入到"中国教师缺什么"这一问题,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思考与追问。


  中国教师缺什么读后感(二)


  最近有幸拜读了黄燕编写的《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书中并不是以大深理论来阐述教师伟大,也没有夸大教师角色的优越性,而是以一些鲜活的案例为载体,反思教师身上所缺少的品质和外界给予的不足,对于其中的观点:做人缺信心,教学缺幽默,知识缺更新,对学生缺爱心,对未来缺希望,对现状缺热情,被社会缺尊重,被家长缺理解,被学生缺认同……回头思考一下,真的感触颇深。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写在纸上的爱,一个早上就可以读完;说在嘴上的爱,一转身就能忘记;而唯有老师和母亲的爱是写在大地和天空,永远和永藏在心底的。世人给了我们教师天大的厚爱,但我们对学生的尊重程度优势如何呢?在现如今的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特别是在我们义务教育阶段,我们的教学任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升学而进行的,由于对基础教育实践中的认识存在狭隘性和短期化,学校开设的的科目,往往是那些要考、知识性强的如语文、数学、外语等或是当前社会重视的计算机等,而渐渐丢失了中小学生教育的根本和长远任务,从而引起了儿童厌学逃学等现象,使得教师不尊重、不爱护儿童的现象不断发生。但是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理性知识的传递过程,而应更多的是师生的感情交流的过程,师生间良好的情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学生因为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而丧失对学习的信心乃至影响到它的一生,就是这一句话我们应该如何去说出,如何表达会让学生乐意接受,还顺便给学生精神上一定的安慰和鼓励呢?看似非常简单和不起多大的作用,但是其中的重要性每位教师应该都明白,但又有多少老师能够时刻记住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呢?因此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做到:别让自己一句随意的批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人格。


  再者是我们对待学生是否宽容和平等。由于人的发展速度的差异,同一生理年龄阶段的儿童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不小的跨度,但是学校要通过统一课程、统一教学、统一标准来使大多数学生获得和掌握各种技能,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我们教师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而学生的差异往往被我们忽视,反映在学习效果上就出现了我们常说的“不同等次的学生”,在教学上我们教师对待所谓的“不同等次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待遇,结局就是“等次高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好,而“等次低的学生”则越来越差。这样的教学效果和最终后果于我们的最初目标和目的就出现了很大的反差,最初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目标就得不到实现,这也是社会和家长不愿也是不想看到的结局。因此我们老师在学校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清新的文化氛围,少一些强制的纪律和苛刻的规训,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因为每个学生本身都是独特的存在,而不是“半成品”,更不是“次品”,人人都想被欣赏,而不是被雕塑、被打压。因此,对待学生,有时候给他一份宽容,也许会给他一片蔚蓝的天空,他们才会在这片天空下愉快的学习生活。


  在平等对待学生方面,我们每位教师都很有发言权,对待每位所谓的差生时,有多少老师能够像对待我们的得意弟子那样和蔼呢?当然,老师的精力不可能非常平均的分布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但是我们很多老师对待差生的待遇差距太大了,有些过于悬殊:尖子生们每天被各科老师多次提问,而那些差生们呢却每日无人问津,更有甚者,为了提高升学率或是为了提高成绩,对于那些差生采取各种措施,例如考试时不叫参加,或者干脆叫他们回家待命等等,而造成的后果就是有更多的学生走上了不该去的道路,在这其中我们老师应付有多大的责任,相信每位老师都是不言而知了。


  每位老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的关爱,它是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的珍视,对学生的关怀,它应蕴含着对弱者、落后者的同情,对过错与错误的宽容,只要我们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与他们交流,我们一定会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的。


  中国教师缺什么读后感(三)


  看了《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很受启发,也很有同感,也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中国教师最缺什么?中国教师缺乏的东西也许有很多:做人缺信心,教学缺幽默,知识缺更新,对学生缺爱心,对未来缺希望,对现状缺热情,被社会缺尊重,被家长缺理解,被学生缺认同……


  我认为中国的教师绝不缺乏爱,只不过各人表达爱的方式不同而已。有的教师深信“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在平时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十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对于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绝不姑息。只不过在批评的细节方面不太注意。如:对于少数极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的批评教育,不太注意场合,当着许多学生的面来指责,没有丝毫考虑到该生的感受:在同学面前丢面子。但反过来想想,这些学生平时都是些极调皮捣蛋者,老师不想因为该生而影响到其他一大片学生的行为举止。从某方面讲,老师的这种教育方式也属无难奈之举。有的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想采用理论上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学生,但实际却是另外一种情况。对于学生的一些环的行为习惯过于宽容,只是采用耐心说服的方式,而不是严厉制止。表面上看尊重学生,但教师的威信正在逐渐消失。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就会变得无法无天,课堂就会乱作一团。对于这样的爱,我把它称为溺爱。我以前采用过这种爱的教育方式,但流下了太多的遗憾。这种爱的危害极大,它打乱了平时的教学秩序,没有以铁的纪律、规则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这是一种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为代价的。


  我们要重视教师的心理问题,创造良好的环境。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身应重视与研究教师的心理问题,开展教师心理咨询活动,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及时做好具有普遍性的教师消极心理的辅导,让教师对工作保持永久的热情和持久的胜任工作的愉悦心理,让教师能带着良好的情绪投入工作,进入课堂。


  新课程改革中,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上都作了较大的调整。但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最核心的部分:中考、高考制度没变。这一指挥棒依然悬在空中,给许多老师以窒息的感觉。不管你进行何种教学改革,最终还是以升学率来衡量你的教学质量。这无形中给教师加大了压力。不可避免,教师的教学重点最终还是在分数上。对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只能流于形式。只要成绩不行,你这个学生就什么都不行。(www.wifi03.com)


  当然教育生活世界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有心人去关注,去思考。本书作者就是这样的有心人。关注所热爱的教育界,思考着她所看到、所听到的现象,深入到"中国教师缺什么"这一问题,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思考与追问。 “教师是灵魂的塑造者,在塑造别人的灵魂前,教师必须让自己的灵魂在现实的面前保持冷静与恬淡,他必须不断的“塑造”与“加固”自己的灵魂。”这是摘自《中国教师缺什么》书里面的一句话。本意是想对照着反思我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在批判教育如何失败。中国教师缺什么,难道真的缺乏爱?缺乏服务意识?缺乏生命意识等待意识?缺乏激情与理想?缺乏创造?缺乏健康与关怀?我不愿意承认这是真的,而且这根本就不是真的,谁敢说中国的教师缺这些呢?有也只是极个别人,而我敢说我们大部分的教师都是很优秀的!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资讯热门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帮手社保|12333社保查询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Top